首页

优美之家足网长春楠楠

时间:2025-05-22 15:39:21 作者:12个智能大坝建设试点全面开展 我国大坝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 浏览量:87709

  中新网西宁3月26日电 (记者 孙睿)记者26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委宣传部获悉,通过多种措施,该市在柴达木盆地盐碱地上打造了6.6万亩高标准饲草种植基地,种植饲草作物,有效提高了盐碱地利用水平。

图为去年德令哈市在盐碱地种植苜蓿获丰收。(资料图)   德令哈市委宣传部供图

  青海省海西州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“聚宝盆”美誉的柴达木盆地,面积约32.58万平方公里。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,而柴达木盆地处于内陆干旱荒漠地带,主要以沼泽盐土、草甸盐土和残积盐土为主,由于土壤pH值高,碱化度高,物理性质恶劣,养分有效性低,盐碱空间差异显著,进行大面积改良和利用尤为困难。

  据介绍,近年来,德令哈市结合土地整治项目,通过科学改良土壤、推进适土适种、引进优质品种等措施,在盐碱地上打造了6.6万亩高标准饲草种植基地,种植青贮玉米、苜蓿、燕麦等饲草作物,并积极打造草畜一体化全产业链,有效提高盐碱地利用水平。

  德令哈市从土壤质地、盐渍化程度、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等因素分析盐碱荒(草)地开发潜力,梳理盐碱地16.7万亩。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,结合土地整治项目,采取工程、农艺、生物、化学等综合措施,陆续将利用相对条件好,提升难度小,增产潜力空间大的盐碱地改造为“田成方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、盐能降”的良田,初步实现了治碱、补地、增粮、惠民的预期目标,唤醒了“沉睡”的耕地资源,为海西州乃至青海省盐碱地改造改良提供了示范样板。

图为德令哈万亩紫花苜蓿。(资料图)  德令哈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

  统计显示,目前,德令哈市耕地播种面积较“十三五”末新增13.3万亩,达到33.3万亩,种植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。

  同时,德令哈市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,结合碱水沉降和土壤置换等工程改良措施,成功改良盐碱地4.1万亩。

  此外,在大力发展饲草产业的基础上,德令哈市组建牦牛科技产业园,实施10万亩饲草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建设,逐步形成饲草种植、牦牛养殖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、粪肥还田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,打造“草业公司+饲草基地+牦牛养殖基地(场)+牛羊肉及饲草加工+有机肥加工+合作社+农牧户”草畜一体化全产业链。以“柴达木盐羊”品牌进入杭州亚运会餐桌为契机,依托柴达木电商绿洲线上销售平台,以及消费帮扶系统、“832”平台等渠道推介特色农畜产品,2023年对外销售特色农畜产品1.7万吨。(完)

【编辑:孙静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常进院士: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原动力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根基

出席招待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廖品琥表示,当前,广西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广西将以中泰建交50周年为契机,深化与泰国在贸易投资、科技创新、文化教育、跨境旅游等领域合作,为推进更为稳定、更加繁荣、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(完)

俄乌局势进展:欧盟在乌举行外长会 俄称布良斯克州遭乌集束弹袭击

关联物品中,亚运圣火、吉祥物“江南忆”、桂花、玉琮、玉璧、拱宸桥……一个个文化符号勾勒出第十九届亚运会独特的杭州韵味,串联起人们对杭州亚运会的独特记忆。

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

据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委员、总编辑李树军介绍,该集团还针对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城乡社区等文化建设需求,探索开发“读者书房”“读者阅读角”“读者乡村文化驿站”等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和新模式,数量更多的“读者阅读角”进入企业、校园、社区等;“读者乡村文化驿站”在乡村建成开放,成为乡村小学的第二课堂。

(两会访谈)文旅IP频“出圈” 景德镇如何“长红”?

近年来,山西加快实施“一泓清水入黄河”生态保护工程,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,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贡献。日前,“法护黄河润三晋”采访团赶赴黄河岸边,实地探访黄河生态治理的新成效。

中新教育丨重庆医科大学西迁“30后”教授为新生上“开学第一课”

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,知名品牌连锁店、文体娱乐设施加速布局下沉市场,一季度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.2%,增速快于城镇消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